我国外贸进出口首季平稳开局
1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外贸顶压前行,实现规模增长、质量提升。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
据介绍,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增速逐月回升。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过了10万亿元。从月度趋势看,1月份进出口下降2.2%,2月份基本持平,3月份增长6%。
多项数据呈现的积极变化,成为我国外贸规模增长、质量提升的有力见证。
王令浚表示,总的看,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外贸经营主体积极应对,推动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
中国外贸基本盘稳固的底气与动力源自哪里?
——各类外贸经营主体活跃度进一步提升。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52.9万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3万家。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占同期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总数的86.1%,进出口5.85万亿元,同比增长5.8%;外资企业数量创近3年同期新高,进出口2.99万亿元,连续4个季度实现增长。
——主要省份挑重担,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一季度,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七大省份合计进出口7.78万亿元,持续增长趋势,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三。中西部地区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外贸潜力进一步释放,一季度进出口增速比全国整体增速高7.4个百分点,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同比增长17.3%,对周边国家进出口增长7.7%。
——市场多元化冲出“新业绩”,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一季度,传统市场方面,我国对德国、西班牙、英国等进出口都实现较快增长。新兴市场方面,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高于整体0.9个百分点,其中,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同比增长7.1%,占我国整体外贸的比重提升至16.6%,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6.9%。
“当前,我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这不仅赋能了对方发展,也增强了我们自身的韧性。
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我们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吕大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