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座谈会5月22日在京召开。23日,《人民日报》刊载了座谈会发言摘编。以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所作的题为《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发言。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全面记录了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全面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理论创造和实践创造,是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的权威教材。习近平总书记从最深层次、最高抽象的角度,凝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核和本质规定,即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就是党的二十大概括的“六个必须坚持”。“六个必须坚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结晶,体现了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的统一,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支撑、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伟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既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升华和新时代表达,是具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人民性”这一本质属性,升华了中华民族“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优秀民本思想,彰显了我们党的为民情怀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是从人民中成长起来、深受人民爱戴的人民领袖。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人民的分量比泰山还重,群众永远是第一牵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经典论断,深刻诠释了新时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政治意义。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品格,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固有的自信特质,升华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宣示了我们党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辉煌未来充满信心。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态度,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升华了中华民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创新理念,明确了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基本遵循,为我们开启新的伟大征程提供了科学指引。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升华了中华民族居安思危、直面问题、敢于斗争的优秀传统,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方法论遵循。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不敢斗争是没有前途的,畏难懈怠是没有未来的。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的方法论特色,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观点,升华了中华民族善谋万世、善谋全局的系统思维传统,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我们必须强化系统思维能力,善于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崇高境界,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学说,升华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天下观,宣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的伟大风范、胸怀天下的博大情怀。我们的事业前无古人,更关系千秋,正在复兴的中华民族必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六个必须坚持”是内在统一、相互联系的整体,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系统诠释了这一思想的根本立场、精神品格、科学态度、实践要求、思想方法、崇高境界,集中展现了这一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关键是要把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科学的思想引领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为坚持、发展和宣传好党的创新理论作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2023年05月23日 第06版、第07版)
作者|高翔,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