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6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经贸资讯

涉外经贸资讯(2024.12)

信息来源:深圳市贸促会 法律部 发布时间:2024-12-02

  12月1日起非洲33国将在中国享有零关税待遇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给予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4年第9号),自2024年12月1日起,对原产于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适用税率为零的特惠税率。其中,关税配额产品仅将配额内关税税率降为零,配额外关税税率不变。

  在9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中方表示愿主动单方面扩大市场开放,决定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推动中国大市场成为非洲大机遇。

  这意味着,从12月1日起,非洲将有33个国家在中国享有零关税待遇。这些国家分别为:安哥拉、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中非、乍得、科摩罗、刚果民主共和国、多哥、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莱索托、利比里亚共和国、马达加斯加共和国、马拉维共和国、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尼日尔、卢旺达、吉布提、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南苏丹共和国、苏丹、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

  与零关税政策相配套,中方还将扩大这些国家的进口商品范围,并不断简化进口手续‌,这充分展示了中国为非洲国家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将提供越来越便捷的通道。

  在10月23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介绍表示,从2024年12月1日开始,对原产于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适用关税税率为零的特惠税率,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支持相关最不发达国家用好用足这一优惠安排。

  根据8月发布的《中国—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中国已连续15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非贸易额占非洲整体外贸总额比重稳步上升。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2821亿美元,连续第二年刷新历史峰值;截至2023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00亿美元;2024年中非贸易投资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充分显示出中非经贸合作的强大活力和韧性。

  另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中国对非洲进出口1.19万亿元,增长5.5%,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农产品进口成为双边贸易的新亮点。

  肯尼亚的牛油果、坦桑尼亚的芝麻、塞内加尔的花生、南非的鲜梨先后进入中国市场。前7个月,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253.5亿元,增长7.2%,高于中国农产品进口整体增速。

  在非洲的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的农产品正在为非洲的减贫事业开辟新路径。水稻是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受制于种子质量、种植技术、基础设施等多重因素,一些非洲国家的稻米产量无法完全满足本国民众的需求,长期依赖粮食进口。

  目前,已有20多个非洲国家引进种植中国的杂交水稻,随着杂交水稻的落地生根,未来这些非洲国家稻米的自给自足将不再遥远。

  (来源:中非经贸博览会、第一财经)

  北京出台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规范性文件

  日前,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印发《北京市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旨在规范北京市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提升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水平。

  据了解,该管理办法共有五章二十二条,规范了北京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引导本市行业协会、服务机构等优势资源,为提升本市民事主体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能力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等。针对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建设,管理办法对市区两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行业协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企业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特别对企业提出应当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规则、鼓励企业建设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等。针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管理办法提出定期监测京津冀地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信息,会同行业协会为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争端和突发事件提供应急援助。

  据介绍,北京市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已开展十余年,建立起包括信息监测、风险提示、应对指导、能力提升等内容的“闭环式”海外维权服务体系,向企业提供咨询、指导千余次,累计帮助企业减少经济损失超80亿元,为北京市“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增添底气。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欧盟正式发布数字产品护照法案

  艾科森环境技术欧洲站消息,近日,欧盟委员会正式通过一项授权法案,制定数字产品护照(DPP )服务提供商的运营规则。这项授权法案也是为欧盟新电池法配套二级立法电池护照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目前,该授权方案处于公众咨询期,从2024年11月12日到12月10日,预计第四季度会出台相关草案,并于明年第四季度发布最终版。

  从 2024 年开始,欧盟推动一系列新法规,要求几乎所有在欧盟销售的产品都必须配备数字产品护照 (DPP)。这项举措是《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提供有关每种产品的原产地、材料、环境影响和处置建议的全面信息来提高整个产品价值链的透明度。DPP 旨在缩小消费者对透明度的需求与当前缺乏可靠产品数据之间的差距。  

  DPP 将以电子方式注册、处理和在供应链企业、主管部门和消费者之间共享产品信息,包括产品的可持续性和循环性。这些信息将提高对供应链的理解和监控,并使消费者能够根据可持续性标准做出明智的选择。根据适用的行业立法,将逐步为投放到欧盟市场上的产品组引入 DPP。从 2027 年 2 月 18 日起,某些类型的电池将强制使用 DPP。为了准备第一个产品组,欧盟委员会正在制定一项授权法案,规定对 DPP 服务提供商的要求。DPP 服务提供商将代表决定不自己提供这些服务的负责任的经济运营商存储和处理 DPP 数据。对于决定自己托管 DPP 的负责任的经济运营商,DPP 服务提供商将存储 DPP 的强制性备份副本。欧盟委员会将进行影响评估,以评估这些要求的潜在选择、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建立认证计划以确保遵守这些要求的可行性。

  DPP 将包括必要的详细信息,例如唯一产品标识符、合规性文档和关注物质信息。它还将提供用户手册、安全说明和产品处置指南。通过提供产品生命周期的详细数字记录,DPP 将增强供应链管理,确保法规遵从性,并帮助公司识别和降低与真实性和环境影响相关的风险。 

  DPP 的实施与开放数据原则紧密相关。通过公开详细的产品信息,DPP 支持强调透明度和可访问性的开放数据计划。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产品可见性和可持续性实践,还可以促进整个行业更好的数据共享和协作。开放数据在此背景下的作用凸显了可访问、标准化信息在推动透明度和问责制方面的重要性。 

  总之,数字产品护照代表了产品透明度和可持续性的重大进步。随着欧盟逐步全面采用这项法规,它将促进一个更加开放和负责任的市场。通过整合开放数据原则,DPP 将提高产品信息的可见性和完整性,使公司、消费者和环境都受益。 

  (来源:艾科森环境技术)

  英国确认2027年1月实施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

  近日,英国政府确认将于2027年1月1日起实施碳边境调整机制 (CBAM),以应对碳泄漏风险,并支持英国实现净零排放目标。CBAM将确保进口商品与国内产品面临可比的碳价,从而避免英国企业因脱碳努力而失去竞争力。

  一、CBAM 的目标

  英国政府认识到,碳泄漏是脱碳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如果其他国家不采取类似的减排措施,英国企业可能会面临不公平的竞争,导致碳排放转移到其他国家。CBAM 的目标是:

  确保公平竞争: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碳税,CBAM 将确保进口商品与国内产品面临可比的碳价,从而避免碳泄漏并确保公平竞争。

  支持脱碳目标:CBAM 将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从而支持英国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促进全球合作:英国政府致力于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应对碳泄漏挑战并推动全球脱碳。

  二、CBAM 的范围

  CBAM 将首先适用于以下行业和产品:铝、水泥、化肥、氢、钢铁。政府将根据新的证据和技术发展,继续审查 CBAM 的范围。

  三、CBAM 的实施

  CBAM 将于2027年1月1日起实施。政府将制定详细的立法和指南,以确保 CBAM 的顺利实施。政府还将与行业和利益相关者合作,以减轻 CBAM 对企业的影响。

  CBAM 的实施,一方面将支持英国清洁能源和低碳产业的发展,从而创造新的就业机;另一方面还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英国的能源安全;此外CBAM 将帮助英国经济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长期的经济增长。

  (来源:tbtguide)


附件: